CAS要来家访!实访两位亲身经历的妈妈:真的比人贩子还可怕?
可能是听到看到太多负面信息
大家都是谈CAS色变

CAS全称Children’s Aid Society
即儿童保护协会
传闻中,这是一个
孩子的蛀牙没有及时治疗都会被带走
让人骨肉分离的魔窟组织……
CAS就是
“夺走孩子,破坏家庭”的象征
被带走的孩子不是自杀就是抑郁
身心严重受创
CAS是一个比人贩子还可怕的组织…
所以当妈妈们听到“他们”要来家访时
都是非常紧张害怕
下面两位多伦多的妈妈
分享了自己的实例
告诉大家
“其实CAS并没有那么可怕”
妈妈实例1

一位妈妈因为孩子不太懂得如何和学校同学好好相处,时常在学校和同学们发生碰撞,用了许多方法都不管用,最后妈妈咬了孩子的手,想要告诉孩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果第二天学校发现孩子受伤的咬痕,随后上报了儿童协会……
学校直接联系妈妈,说放学CAS会直接到家里。
第二天下午,孩子刚放学没一会,一个CAS工作人员带着一个翻译来到家里。
因为孩子刚在学校又犯事了,正在罚站,CAS人员一进来看到妈妈就像看到仇敌似的……

工作人员问了一些个人资料,并且再三确认是否以前有对孩子用过暴力处理,问孩子说手上的咬痕是妈妈咬的,是吗?
妈妈说:以前没有对孩子暴力,这回要不是孩子再三咬人也不会这么解决。

之后,在了解孩子为单亲家庭状况后且妈妈确实没有对孩子施以暴力等情况,CAS工作人员明显态度缓和,并关心孩子的生活等其他事务。

在之后的家访过程中,有一次孩子在学校受伤了,缝了五针。CAS工作人员做了记录后,到学校做了反应!

只要是孩子受了委屈,他们都会吭声,不管对方是家长还是学校。

以孩子利益为出发点,中间还给家长推荐了可以帮助教育孩子的资源。


CAS接到信息或是举报,就会开始调查。
以往在网上看过可怕的情况,可能是真的有家庭暴力的?

其实儿童协会也挺好的,没那么恐怖!


“告诉孩子不要去学校乱说话”
妈妈实例2

一日孩子在家碰到妈妈衣服的拉链受伤了,到了学校老师看孩子受伤,问发生什么事情。
孩子说:妈妈把我的手打烂了

很快的老师上报给CAS儿童协会组织。
孩子的妈妈立刻到学校去和校长谈了一下,但是学校的回应是,他们必须这么做。
CAS和妈妈约了第二天家访,约的是隔天的下午六点,家访时间40分钟。
隔天六点钟,他们非常准时的到了,有一个工作人员和一个翻译。
他们并没有像传说中的那么恐怖

工作人员来的时候会带着翻译,如果英文足够应对的话,可以不用翻译。不确定翻译是否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英语不好还是要让翻译帮忙,不然他们有可能会抠字眼。
他们分别跟家长和孩子单独谈话10分钟左右。

问了孩子事情完整的经过,并问了一些其他问题:
“你爸爸妈妈平时和你做什么课外活动?”
“你不喜欢爸爸妈妈什么做法?”

最后沟通弄清楚是误会之后,CAS和家长们签署了同意书,把结果反馈给学校。并没有再次家访。

这位妈妈给家长们的建议:告诉孩子以后不要随便说家里的事情!
CAS到底是什么组织呢? |

儿童保护组织在加拿大全国各省都有,例如安省的叫作儿童保护协会(Children’s Aid Society,简称CAS),它是安省政府授权履行儿童保护服务的独立组织,于1985年成立,全省共有47个分支机构,该组织声明的目标是“保护和福祉孩子”。
多伦多地区的儿童保护机构有4家,分别为 Children’s Aid Society of Toronto, Catholic Children’s Aid Society of Toronto, Native Child and Family Services of Toronto, and Jewish Child and Family Service of Toronto。GTA 地区均有其相应的儿童保护机构,我们华人可能打交道的机构以第一个居多。

假如一个家庭中出现体罚孩子、性侵、精神虐待、疏于照顾、家长和孩子的沖突等情况时,一经举报,CAS便有权介入调查。
必要情况下,他们还可以把孩子带离这个家庭,送到别处。
每个事件后面可能都有自己的故事,有时候道听途说也不一定是完全的真相或是另有隐情。
这次提供实例分享的妈妈们想告诉各位家长,其实如果并没有对孩子施以暴力或是疏于照顾,并不需要太过于担心。妥当沟通处理即可!
最后,别忘了在家提前告诉孩子,不要随便到学校开玩笑说爸爸妈妈打人或是乱说话等…最后感谢分享经历的两位妈妈们!!
本文属于多伦多妈妈部落实访稿件,请勿转载。
更多传送门:

公告:如无特殊标注来源,多伦多妈妈部落的文章皆属本号的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二次修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


多伦多妈妈部落

广告合作|活动策划|精品团购


长按关注小编微信 长按关注公众号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多伦多妈妈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