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A最大的亲子生活资讯服务平台

从孩子不爱阅读到录取剑桥大学,妈妈说:「我这样陪她长大」

作者:Bamboo,丰言,留学全知道特约观察员
 
从孩子不爱阅读到录取剑桥大学,妈妈说:「我这样陪她长大」 

严重偏科,SAT标化成绩只有1460,却同时被布朗大学剑桥大学录取;

 

6岁从莫斯科空降上海,中英文基础为零,眼下却精通中文、英文、俄文,在学校选修西班牙语,为了读懂尼采的原著,发奋自学德语;

 

五年级以前不爱阅读,现在却对历史、哲学有着深沉的热爱,18岁已出版长篇英文小说……

 

这位毕业于上海惠灵顿国际学校,没有上过补习,从小不爱阅读的中俄混血姑娘Ekaterina,成长过程到底经历了哪些反转,变身成为备受牛校青睐的文学少女、增强版的“别人家的孩子”?

 

我们独家采访到了她的妈妈,睿智干练的Yana女士,向我们娓娓道来她和女儿之间的有趣故事。

 

妈妈Yana女士毕业于上海北郊中学,因为高考成绩优异,被公派去俄罗斯留学,在门捷列夫化工学院毕业后,留在莫斯科工作生活。因为想让女儿学习中国文化和语言,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Ekaterina 6岁那年,妈妈带她回到上海生活。

 

从孩子不爱阅读到录取剑桥大学,妈妈说:「我这样陪她长大」
母女俩的合照

 

* 为方便阅读,以下内容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

 

从孩子不爱阅读到录取剑桥大学,妈妈说:「我这样陪她长大」

从不爱看书到出版小说:

不喜欢阅读的孩子怎么“对付”?

 

刚到上海的时候,Ekaterina真是两眼一抹黑,中文听不懂,英文也听不懂,根本没法上小学,我只好让她重读了一年大班。

 

她小时候不爱阅读,只是喜欢听别人读给她听。一直到小学毕业,自己都没摸过几本课外书籍。和很多家长一样,我动了不少脑筋, 也为此等待了很多年。终于在4年级的时候,抓住了一个机会:那一年她非常非常想有一条狗狗。

EKaterina从小就喜欢动物,养过各种昆虫、乌龟、鸟、鱼、荷兰猪……而最想养的是狗。当时她希望养狗的渴望已经按耐不住了,于是我和孩子商量:

 

“养狗既复杂又需要巨大的责任心,如果你能看完50本书,妈妈就把狗带回家。

当时,孩子认为50本太多,果断放弃。双方僵持了半年,书也没有读,狗也没有养,半年后,我再次提议:

 

“50本确实有点多,那20本?”

这次得到她的响应,为了养狗,她非常认真地开始阅读,刚开始就是完成任务,每读完一本,就在墙上的读书表上做记录;到了第7本的时候,机械打卡的情况有了转变,她开始主动去找书,并自觉自愿地完成了20本的既定目标。从那以后,狗进了家门,她也发现了读书的乐趣,开始自己主动阅读。

 

在引导阅读方面,我付出了巨大的时间和耐心,注重陪伴和观察。

 

我们家很久以来,一直有朗读书籍的习惯,从孩子6个月开始,我每天都会给她念书。稍大一些,我们会一起挑选书,然后每天临睡前,为她念半个小时,长大之后也不例外,这样的习惯一直坚持到她十四五岁左右。

 

从孩子不爱阅读到录取剑桥大学,妈妈说:「我这样陪她长大」

 

给孩子念书有几点好处,一是在她还无法主动从书籍中获得乐趣的时候,能够保持阅读的体验,感受文字和语言的魅力;另一方面,通过念书,能在细节中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所在,例如听到喜欢的内容就会有眼神变化、会不断提问等。观察到了这些兴趣点,就能更有针对性地挑选书单,强化她对阅读的好感。

 

当然,即使我这么做了,效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收获是在很多很多年以后。

 

除了每天陪读之外,大概8岁多,我觉得孩子有一定专注力了,就开始带她游览各种历史遗迹

 

10岁之后,去大量的博物馆和画展

 

12岁开始,我们一起接触戏剧,发现她有极大的兴趣,每次全家去国外旅游,我们一定会看1~2个音乐剧/舞台剧,在上海舞台剧的巡演最近的5年内也能到了非常大的发展,我们也成了票友享受其中的乐趣。这些剧本身涉猎很广,她在看之前都会做足功课,这对她日后对文学和历史的好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学和高中阶段,她在惠灵顿遇到了几个非常好的文科老师,激发了对人文学科的巨大兴趣,开始疯狂阅读各类历史和哲学书籍(编者注:Ekaterina阅读速度非常快,且都能记得,短时间内可以阅读吸收大量书籍。我们整理了最近3年Ekaterina的部分阅读书单,详见文末),我放手让她做自己热爱的事,信任她的选择和时间管理的能力。

 

9年级起,她开始尝试用英文写小说,并全身心的投入了到了写作之中,充分融入自己对于社会和哲学的思考。

从孩子不爱阅读到录取剑桥大学,妈妈说:「我这样陪她长大」

这本书描写了随着未来技术的发展,在名为Kallipolis的地方成立了四个理想主义定居点,主角Victoria作为Kallipolis的年轻指挥官,卷入了不同利益阶级和集团之间的博弈之中……

整个写书前,她认真地给角色取名,好像赋予他们生命,我们也会因为一些名字讨论修改。家中的壁炉上贴了空白的大纸(我觉得很像大字报),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她的书中人物,彼此的关系。

通过大字报,她把复杂的角色故事线全部用图表联系起来。尽管她的书,目前只出版了一本,但已经完成了后续两本的内容框架和计划。

 

这本书写了三年,我们经常在一起散步,闲聊的时候倾听她给我讲故事的情节、人物的内在,需要的时候我们会一起讨论细节,我也会给到一些建议。写书是件好事,我始终非常支持她。

 

刚完成时,她找了英语编辑进行英文的修改,一开始完全没想要出版,没想到半个月后,编辑强烈建议她出版此书。

 

定下出版计划后,女儿马不停蹄着手策划封面设计,在freelance的网站上发起招标,提出需求,陆续收到100多个艺术家的封面方案;为了接下来的宣传,还自己做网站,建推特……前前后后对书做了4次编辑,非常耗时耗力。

 

从孩子不爱阅读到录取剑桥大学,妈妈说:「我这样陪她长大」
(Ekaterina的网站地址:https://www.ekaterinanorin.com/)

这么多的付出,无法计数的时间和精力,背后没有巨大的热爱是无法支撑的。

 

也因为不成比例的投入,孩子确实偏科有些厉害,她的SAT标化考试,数学分数一直上不去,最后止步于1460,可以说是考藤校根本拿不出手的成绩。但是后来我觉得数学差又怎样呢?她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强项,也有自己的想法,有对于未来的规划。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的兴趣爱好,花钱养就行了,但我觉得并非如此,重要的是作为家长的关注和陪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生活的点点滴滴我都十分关注。无论是阅读、艺术还是运动,都坚持与她共同进步、共同收获。

 

从孩子不爱阅读到录取剑桥大学,妈妈说:「我这样陪她长大」

如何“打基础”?

时间管理有招数!

 

小孩子的成长是有变化的,十二三岁之后家长的掌控力会越来越小,父母在还可控的阶段,应该做好基础的引导。

 

女儿6岁之前在俄罗斯生活,只会俄文,不会说任何中文或英文。没有语言环境,我试过几次教她中文都“未遂”。即使在俄罗斯上中国学校,最多只停留在口语水平,词汇量相当有限,更不要说学科知识了。于是家里共同决定带她回中国,开始了在中国的学习之旅。

 

女儿刚来中国学习时,像大部分这个年龄的孩子一样,纪律性很弱,做事非常拖拉,不到最后一刻不去做,做起来也很慢,发呆、磨蹭是日常。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好几次在远处观察她写作业,都得竭尽全力才能忍住不发脾气。

 

我自己出身普通家庭,之所以能成为家里唯一的留学生、研究生,个人觉得重要原因是时间管理能力比较强,会列表把事情一件一件完成。于是我开始想办法让女儿发现时间管理的好处,并培养她形成这样的习惯。

 

我先提议买一些她感兴趣的书,果不其然得到回复:我哪有时间看啊,看书就没时间玩了。

 

我说:那你想玩几个小时?
她说:要玩一个小时。

我说:那好,妈妈给你玩两个小时。

娱乐时间变长,她自然乐于接受,这个时候就会顺势要求她进行记录,下课回来后安排什么时间玩,是一次玩两小时,还是把两小时分成几段玩。

 

写作业也同理,问她计划用多长时间完成作业,如果回复15分钟,就给她放宽到30分钟,但要求必须做完。这样一点点安排和记录下来,她就会发现时间不仅利用得很好,而且还有剩余。

 

随着功课和作业变多,时间的分割也变得越来越精细。到孩子大约6~7年级左右,习惯养成了,完全不用我管,自己会列好list。并且她的list里还有年度计划、月度计划、最近几天的计划,按照事情的重要优先级顺序排得很有条理。

从孩子不爱阅读到录取剑桥大学,妈妈说:「我这样陪她长大」

让孩子“吃苦”是个伪命题

要着力培养独特的竞争优势

 

孩子的教育应该从目标往回推,根据目标来进行规划。从小我们就希望女儿成为一个幸福、快乐、有能力的人:

 

一方面,她要在事业上是自信的能够满足自身要求的;

 

另一方面,她应该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一个无趣的人,哪怕成绩再好,出了学校以后面对的不再是功课作业而是真实的生活,TA会变得很空虚没有意思。

 

从这两个目标出发考虑,技能比成绩更重要我自己作为公司的领导层,参加过多次招聘,也算 “阅人无数”,有时候学历和能力,并不能划等号。

 

基于此,我对女儿的要求是:技能必须有,而且要利用好自身的竞争优势。

 

我们没有跟人家比吃苦的竞争优势。现在很多家长明明给孩子创造了比较优越的条件,却还希望孩子去吃苦,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和我们相似的国际家庭,最能够给予孩子竞争优势的就是:语言因为有先天的俄语环境,掌握这门语言不需要她去背单词,或是朝九晚五地补课,通过娱乐就可以融会贯通。

 

来到中国上学后,担心孩子俄语会忘记,在家一直坚持跟女儿说俄语,还在周边发掘俄语家庭,组建俄罗斯人的群组,群里已经累积了五六百人。认识了很多同龄的家长之后,孩子们也都玩到一起,语言就不会丢。

 

除此之外,寒暑假我会带孩子回俄罗斯生活一段时间,奶奶是俄语老师,能教她偏课程性质的俄语知识,在学习上她基本是和俄罗斯小孩同步的。

 

女儿在学校还学了西班牙语,自己因为喜欢德国的哲学书,想去读原版,又主动学了德语。

 

从孩子不爱阅读到录取剑桥大学,妈妈说:「我这样陪她长大」

 

对孩子来说,没有语言是多余的。掌握的越多,是越珍贵的财富。有些家长明明是中国人,孩子却不会说中文,我真的认为非常可惜。熟练地掌握一门语言,日后对这个国家的文化、这个社会中的体系等,了解会更深,语言能积累和拓展为更大的竞争优势。

 

从孩子不爱阅读到录取剑桥大学,妈妈说:「我这样陪她长大」

妈妈的坚持:审美与身体

 

我只有一个孩子,没有试错的机会。

 

最早带孩子回国时,我去过20多个学校探校。最后小学,我们选中的是上海协和双语,一方面在于我对中文教育的要求很高,另一方面是学校的环境。

 

每到一个学校,我都会集中观察像是厕所、食堂等的细节,如果脏乱差,就算成绩再牛也不会选择。当时在参观一所成绩很好的学校时,发现墙上有脚印。我询问副校长为什么不刷墙,反而被对方认为关注点太奇怪。

 

但在我看来,环境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孩子中学所在的惠灵顿国际学校,也是在校园环境,设施投入方面做的最好的学校之一。

 

从孩子不爱阅读到录取剑桥大学,妈妈说:「我这样陪她长大」

我们的孩子需要保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在好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就算没有刻意培养,也会被周围的事物自然而然地熏陶,吸收其中的气质。

 

另一方面,我想认真和其他家长分享的是,孩子到了高年级就是拼身体的,所以从小培养孩子对体育的爱好、练好身体非常重要。

 

女儿以前有个朋友,成绩各方面都很好,就是容易生病,到了高中加上压力陡增,成绩就变得跟不上了。

 

高二那一年压力大的时候,孩子平均每天只睡五小时。但好在她小时候基础打得牢,从到上海开始,每天和我一起去游泳;同时也参与各种球类运动,小学和初中进过学校的足球队、游泳队、篮球队、排球队……

 

从孩子不爱阅读到录取剑桥大学,妈妈说:「我这样陪她长大」

 

运动的好处很多,能够保持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情绪,获得稳定的学习状态;而且在背景活动上也能够有所体现。

从孩子不爱阅读到录取剑桥大学,妈妈说:「我这样陪她长大」

后记:关于最后的决定

 

对我们家庭来说,这次女儿的大学申请,升学顾问机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自己说俄语,不懂英文,对申请网站、common app等事务都了解不深。我们的申学顾问是学美留学,学美和学美的创始人张恒瑞先生,对女儿的帮助非常重要。

 

我对升学机构的想法并不是创造奇迹,而是希望能在孩子的分数范围内,做到最好。当时女儿SAT拿了1460,缺乏报藤校的信心,但在和学美的沟通中发觉无可失去,于是勇敢申请了自己想去的学校。学美的留学规划历史久经验足,而且很看重孩子本身的特质,这些都打动到了我。

 

剑桥大学录取比较意外,其实在申请时压根没考虑,惠灵顿的升学老师鼓励女儿报了剑桥,就这样意外拿到了剑桥大学历史系的offer。我们目前更加倾向选择英国体系。

 

这跟我最近看的一本书略有关系。这本书中的主角中学都没毕业,后来在美国读大学、在剑桥读研究生、最终在哈佛攻读博士,她通过自己的故事,侧面反映了英美不同教育体系的风格,给予我很大的影响与启发。

 

从孩子不爱阅读到录取剑桥大学,妈妈说:「我这样陪她长大」

 

女儿是个慢热的人,是个需要通过实践沉淀而后发光的人,英国高校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度更高,或许更适合她的特点。

 

作为母亲,我也一直在不断地努力和学习。

 

我对孩子的简单目标可能在她来中国5年后就完成了,但家长总是欲望会不断膨胀。在和女儿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到做父母还是应该放平心态、回归初心。只要孩子做到了初始的目标,以后多实现的事情,都是在为ta的人生锦上添花。

 

我自己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的目标都有幸得以实现,现在孩子长大了,我也在思考自己的下一个计划是什么,还在继续列着自己待完成的list,期待遇见更多的精彩。

 

编者注:

采访那天,咖啡厅里人来人往,我们却完全被Yana的故事吸引住了。不仅因为她的正能量感染了我们,更被她言语之中透露出的作为母亲极强的责任感、和对女儿细腻而深沉的爱给打动。非常感谢她能和我们分享那么多的细节!

我们也在进一步地交流中,得到了Ekaterina的阅读书单和文书素材,这里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1、Ekaterina为我们分享的阅读书单:

 

从孩子不爱阅读到录取剑桥大学,妈妈说:「我这样陪她长大」

2、Ekaterina的部分大学申请文书节选:

The day is March 9th, 2019. A single word appears on the screen, then a phrase, then all is quickly erased again. Three years of effort have culminated in this moment, three years that saw a science fiction story of political turmoil set in Plato’s republic arrive at the eve of publication. The absurdity of the situation isn’t lost on me as I introduce myself as Ekaterina Norin, the author of Entourage: The Missing Pawn, first book in a trilogy. I am writing my first author bio—one hundred and fifty words that must somehow capture who I am.

 

Cats have nine lives, Pac-Man has 3 lives, and radioactive isotopes have half-lives. How many lives does something else—conceptual or actual—have, and why?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s famous words: “Everyone has three lives: a public life, a private life, and a secret life,” provide what is perhaps the most memorabl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of how many lives a person possesses. Yet a fourth life seems to be omitted from this list, one that affects all others—the afterlife.

A compelling story that has captured the imagination and anxieties of humanity, the concept of the afterlife has served as a stabilizing force for millennia. It is by no coincidence that civilizations separated by time and space all developed imaginative narratives for life after death, presenting them as rewards for those who uphold the values of their respective cultures. Indeed, instilling in the masses a love for their fellow people has often involved taking advantage of their fear of the unknown.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阅读第一)

Subscribe
提醒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